第9章 吃吃吃(1 / 1)

从A大附属医院住院部刚出来不久的方然,又一次躺进了苏大附属医院住院部。

隔天,醒来的第一件事情还是先看看自己的情绪值,【-66.6230w】的数值让他倒吸一口凉气,一口气下跌了十万。

他现在总算是知道情绪跌破一百万会怎么样了,会崩溃到跳楼。他的脑中不由自主地想起了A大见到的那一朵闪电大乌云,岌岌可危说得是就她。

一想到这,他就难受得喘不上气。

更何况,他还喜欢她。

杨梅香和方和平也不知道去哪了,方然自己按了一下铃,自己叫来了护士。

“没事,就是惊吓过度,晕了而已。”一天到晚都很忙碌的护士,面上没什么表情,眉心浅浅的印子透露出了她偶尔的烦躁,简单地交代了几句就转身走了。

方然准备摸手机喊杨梅香和方和平。

病房外传来一阵嘈杂地脚步,杨竹兴用轮椅推着一位老爷子,后面跟着一伙儿人,杨梅香和方和平也在列。

老爷子的面色还是比较苍白,但精神看上去不错。

“哎呦,我的大外孙嘞。”杨怀仁刚进房门对着方然就开始喊。

看着傻着愣着不知道叫人的方然,杨梅香有点点嫌弃:“愣着干啥,喊外公。”

看着老爷子期待地眼神,方然有点生疏地喊道:“外公。”

“哎呦,哎呦,然然没事吧。吓到了这次,等回去,好好洗个澡,去去这点小晦气。”杨怀仁的热情让方然有点招架不住,只能不住地应和。

后面一看就是自己外婆的老太太也一脸慈祥又期盼地看着方然,方然一个激灵:“外婆!”

“哎,哎。”邹凤仙看着白白嫩嫩的方然,觉得这就是她梦想中的大外孙,要是能够再小个二十岁,还是小团子的时候就更好了。

方然眼睁睁地看着这两位头顶的情绪值一下子从灰色冲成了金色。

方然出院后,住得不是酒店,也不知道杨梅香和方和平是怎么获得家里人的谅解的,反正一家三口就住进了杨怀仁、邹凤仙的家里。

杨竹兴一家人有他自己的住处。

本来一家人还在医院,但是杨怀仁催着喊着要邹凤仙带着方然先回家,别在医院里待着了,再带着方然出去逛一逛。

杨怀仁知道方然受了惊吓后,恨不得自己立刻出院带着他出去散心,就算如此,身体不便的他也在病房里拿着手机远程指挥着邹凤仙带方然去哪里哪里玩,吃点什么什么东西,给安排的明明白白。

至于杨梅香和方和平自然是被压在病房跑前跑后了,这是杨怀仁对他们两个人的“惩罚”。要不是这次有了大外孙,他还是不想见这两个人,当初一个敢拐,一个敢跑,气得他一想起来就窝心得痛。

邹凤仙一手挎着小包,一手挽着方然,走起路来那一头老太太专属的弹簧小卷发都一颤一颤的,充满了喜气与欢乐,毕竟老伴儿现在没事了,只需要好好养身体就行,而自己的小女儿一家也回来认错了,最最最主要的是有了大外孙,天知道她每天在家里和老年活动中心两点一线是多么寂寞,麻友们一个个都去帮儿子女儿带小孩了,她觉得她年纪还轻、身体倍儿棒,也需要个小孩子来“烦烦”她。

可惜大孙女是女强人,现在还在当空中飞人,完全没有成家的意向。现在看着方然,虽然大了些,但是看上去还有点可爱,她觉得也可以勉强带带。再过两年,等方然有小孩了,刚好无缝衔接,美得很。

出了医院倒也没急着往家里去,这边上是老城区了,有条老街开了不少的店铺,其中有几家糕点铺子做了很多年了,刚好去买点给方然垫垫肚子,年轻人的胃都是无底洞,更何况一看就很能吃的方然了。

一路略过那几家装修精致且人多的店,走到一家门头略小的店前,先买了两块赤豆糕递给方然,邹凤仙笑眯眯地让方然吃。

这糕点外面糯米皮子略微透明,露出里面豆沙红的馅儿,入口冰冰凉凉的、糯糯的,咬破之后里面的馅料带着丝丝奶味儿,还有一颗颗没有磨碎的红豆咬起来沙沙的,增加了口感和层次。

好吃哎!方然感觉虽然情绪值不动,但是他能在食物上汲取到一点点轻松快乐的感觉。他算是搞明白了,只有他让别人快乐了,他才能获得正向反馈,简直就是个治愈他人的剧本。但是这个反馈也要有“媒介”,目前他发现的就只有“食物的力量”。

没错,就是“食物的力量”,他的手艺现在远远称不上“美味”。

接下来邹凤仙又带着方然去了几家小店,方然每种点心都尝一口,一条街吃下来,回头看去,这简直是一条宝藏街!毕竟短暂的轻松也是轻松,得手艺好到了一定程度他吃得时候才能感受快乐。

最后方然一只手上挂满了点心袋子。

回家经过一些莫名的仪式后,邹凤仙觉得“小晦气”去了,总算放过了方然,打开手机向杨怀仁汇报进度,等待下一步的指示。

晚饭是出门吃的,饭店也是杨怀仁指定的,是他以前的老东家,百年老酒楼“望月居”,是以“船点”起家,后又丰富拓展成了饭店,菜品基本为经典的苏帮菜,加上一些淮扬菜。

松鼠桂鱼、响油鳝糊、碧螺虾仁吃得方然止不住嘴,也不知道哪里请来的大师傅,吃得方然轻松到飘飘然,整一个吃迷糊了。

邹凤仙吃饱了之后看着方然吃,后厨有位中年人带着徒弟出来打招呼,还亲自做了几样船点,送了过来。

说起船点,那绕不开的还有苏式糕点。

在白案江湖,苏式糕点的地位举足轻重,自古以来,多得文人墨客赞颂,到了现在,苏式的鲜肉月饼也是俘获了不少好吃之人的芳心。中秋节二餐制作的月饼就是苏式的鲜肉月饼,只不过被四餐大师级的莲蓉蛋黄月饼压着,显得不那么出挑,但是它的好吃却是毋庸置疑的。

至于船点,又是苏式糕点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点心了,既讲究型,也讲究味。船点由来已久,江南多水系,出行时也多为船只,行船较慢,为贵客们打发时间又能果腹从而准备的精美点心,自然讲究极了,慢慢的就有了独有的称呼,叫做“船点”。

船点的特点概括起来那就是:香、软、糯、滑、鲜、型。[注1]

苏州的船点虽小巧玲珑,精美细腻,但小小的船点肚里也包裹了可口的馅儿,植物造型的船点多加豆沙、莲蓉等馅料,动物造型的则多为肉馅。[注2]

用澄粉和糯米粉混合制成的面团,分成小剂子包裹上馅料后,在经过巧手的师傅做成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动植物造型的糕团,生动可爱,极为有趣。

种花家的小孩子们除了现在爱捏橡皮泥,以前还特爱捏面团,大人做饺子的时候为了不让小孩子在边上捣乱,也是经常掐下一块小小的面团剂子,让小孩子在边上玩,小孩子还对捏小兔子、小乌龟等动物情有独钟。

那么船点就是大师傅精心制作的可赏玩可食用的“小玩具”了。

看着这精美的船点,方然的情绪已经有了一点点放松,他还有点下不去嘴,称之为“艺术品”方然都觉得不为过,边上的邹凤仙倒是见得多了,并没什么感觉,看着方然的样子,笑着催促道:“快吃,要是喜欢吃,以后让你外公天天给你做。”

方然:“......”大佬说话就是硬气。

既然如此他再磨磨蹭蹭反而不像大丈夫所为,小小的船点对他来说一口一个,倒也避免了他“到底是先吃小兔子的脑袋还是先吃小兔子的尾巴”这种纠结。

谁让船点是“象形”的呢?那活灵活现的样子,还是一口包更好一点。

口感软糯,馅料可口,但方然觉得,观赏性大于食用性。

日子才过了一天,邹凤仙又有点想老伴儿了,本来的安排是带着方然去逛园林的,但是她觉得大外孙子都认回来了,以后和老伴一起带着去逛更好,更何况老伴比她能说会道多了。

邹凤仙准备带着方然去街口吃完早饭,顺便拎着早饭去医院替班,让杨梅香和方和平也可回家歇歇,晚班到底还是比白班累得多,犟得很的老伴就是不肯请护工,一定要享一享“女婿福”。

街口的这家早餐店开了二十几年了,靠着这家小店,店主一家人房都买了三套了,口味出挑,每天的顾客自然络绎不绝。不止有街坊,更有不少外地的游客过来光顾。

咸豆浆,配上生煎、油条,再来一笼烧麦是邹凤仙以前的最爱,不过年纪大了,油炸食物还是得少吃,但是今天有方然在,她准备小小地放纵一下自己,她吃半根油条,方然吃一根半。

咸豆浆里面的料极为丰富。

作者有话要说:[注1]资料引自百度百科:船点

[注2]资料引自《舌尖上的中国2》心传

最新小说: 绊惹春风(双重生) 老公末日来的[七零] 嫁给科举文男主的早逝兄长 恶毒女配,重生改命[快穿] 诡异横行,我也不做人啦 和珅是我爹(清穿) 顶流夫妇有点甜 她笼之鹤 NPC惹社恐生气会直接退游! 嫁给怪物的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