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 18 章(1 / 1)

怕她才醒来又吹冷风,沈林晃荡的轻缓,秋千小幅摆动着,比起风吹也相差不多。

没一会儿,秋千停了,洛久瑶也清醒过来。

她歪了歪脑袋,看向坐在另一端的少年。

白日天色阴沉,这会儿反倒出了月亮,光线落在他略有些单薄的肩上,隐隐照亮他衣袖上的暗色莲纹。

洛久瑶垂首,才想起他早已将氅衣给了她。

“沈林,你风寒未愈,氅衣给了我,你再病倒了可怎么好?。”

沈林摇头:“院中无风,不算冷。倒是殿下冬日未过便在院子里打盹儿,风寒怕是要重了。”

洛久瑶偏不听,将氅衣递过去一角:“那你盖上些。”

大概是觉得同披着一件氅衣逾矩,沈林初时没接,道:“臣真的不觉得冷。”

洛久瑶便伸着手,许久没收回。

于是沈林接下,牵过衣摆盖在膝上。

秋千椅轻轻摇着,庭院内光线明亮,洛久瑶仰首。

这月十五已过去许久了,而此时明月高悬,月光还是很亮。

洛久瑶望着皎然的月色,余光里尽是身侧少年的身影。

浅白的月色流淌在他身上,覆在他的发梢眉端,他坐在那里,像极了一场稍纵即逝的梦境。

重回此地的不真实感再一次席卷而来,回忆与现实重叠,她低声开口。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

沈林侧首。

月光莹莹笼过少女飘荡的长发,她的下颌扬起漂亮的弧度,颈侧那道伤口完全消了,留下一道暗色的印,印在小痣旁侧。

沈林收回目光,接道:“殿下所吟诗句,太悲凉了些。”

于是洛久瑶轻声笑笑,没有继续说下去。

晚风拂面,她睁开眼,垂着双腿晃动秋千,转了话题:“这秋千比我在宫里见过的结实许多,坐三人也承得住,是哪家工匠做的?也该让宫里的工匠学一学。”

沈林轻笑:“是我兄长做的。”

原来是沈停云。

“原来是大人的兄长。”

洛久瑶脑袋靠在椅背上,望着一晃一晃的月亮。

“大人的兄长真好,我要是也有这样的兄长就好了。”

“殿下万金之躯,兄弟姊妹亦是常人家里所不能及的。”

沈林恭维一句,又道,“至于臣的兄长……幼时他不大爱理臣,长大后终于能与他有些话题说,他却总是在北地,很少回家了。”

他再不能习武,更不可能随军征战,沈停云与沈长弘不能带他去北地,反而将偌大一个沈家交了他。

洛久瑶道:“没什么差别的,是大人高看了皇家,至少大人的兄长会为大人扎秋千,而不是……”

她抬起右手,遮在眼前。

澄亮的月色被她的掌心遮住半数,余下些顺着指缝流淌进来,像是涓细的春溪。

溪水濡湿她的指缝,流过她的面颊,洛久瑶想,沈停云虽征战在外与家人聚少离多,却是真心疼爱沈林这个弟弟的。

——而不是如她的兄长那般,命司天监道她生身不详之言后在宫中大肆传播,后又派人跟去若芦巷欺凌于她,在霜寒九天时抢走吕姑姑买给她的取暖衣物,碾碎了她的指骨。

溪水霜冻,在指缝中结了冰,她的指节又开始轻轻颤抖。

洛久瑶没有继续说下去。

她的嗓音中染着些许失落,见她欲言又止,沈林没有追问。

他道:“殿下若是喜欢秋千,臣……我也是会做的,若还喜欢旁的,城北的杂衣市亦有卖许多玩趣的东西,殿下想要什么都买来就是。”

洛久瑶鼻子一酸。

她想说“好”,唇畔微动,却先发出了一声呜咽。

身侧人原本只是低落,如今竟被他惹得哭出声来,沈林一时有些无措,匆匆倾身离她近些,想要瞧清楚她的眼泪。

秋千椅晃晃荡荡。

“二哥,阿瑶姐姐。”

孩童自院门跑至秋千架前,朝二人行了一礼,“方才找不到二哥,原来是在阿瑶姐姐这里……咦?二哥怎么把阿瑶姐姐惹哭了?”

洛久瑶才要开口,沈煜已毫不见生的朝秋千椅上爬。

挤进二人中间,他抬手去擦拭洛久瑶颊侧的泪水,稚声稚气道:“姐姐不要哭了,星星都掉下来了。”

洛久瑶被他逗笑:“你这小孩,嘴怎么这么甜?”

眼前的孩童是与前世回到燕京后截然不同的沈煜。

沈煜放下手:“姐姐的泪水价值千金呢。”

洛久瑶又笑。

见她重新笑起来,沈林终于安心下来。

他看了看沈煜。

他这个弟弟,似乎与洛久瑶有天然的亲近。

秋千椅晃动,沈煜来后更是催着快些荡,于是沈林和洛久瑶一左一右摇着,吱呀呀的,没一会儿便晃荡得沈煜困倦起来。

直到男孩靠着椅背眼都睁不开,沈林送人回房睡觉。

洛久瑶也回到房中。

夜已有些深了,她不觉得困倦,便坐在矮榻前煮水,摆弄着侍从送来的茶具与茶罐。

茶罐有十余只,她打开一只,闻到溪山雪芽的香气。

过了一会儿,水壶咕噜咕噜的响声弱下。

蒸腾起的水雾也消散,洛久瑶看清窗外的影。

“殿下。”

沈林轻声叩门,而后走入,“远远瞧见殿下房中还亮着灯,想是殿下还没休息。”

洛久瑶提起水壶,示意他落座:“方才睡饱了,现在反倒不困。”

沈林抬手接过,道:“殿下风寒未愈,早些休息才能快些养好。”

洛久瑶:“彼此彼此,大人若是现在不睡,明日早朝便起不来了。”

“臣昨日经审问后身体不适,已告了假。”

沈林坦然道,“不过殿下说的是,所以臣来见见殿下便也回去睡了。”

见杯盏已洗过,洛久瑶去摸旁侧的茶罐子,却被他虚虚按了手。

值此时,门扉叩响,沈无忧端了碗姜汤进来。

“公子,姑娘。”

他打了声招呼,将瓷碗放在案上,转身告退。

姜汤辣而甜腻的气味扑鼻,洛久瑶朝后坐些躲了去。

“大人可能不知,我不爱喝这东西。”

“臣也不爱喝这东西,但殿下本风寒在身,夜里又着了凉。”

说着,沈林取出一只小纸包来,诱哄道,“这是城北桐斋的蜜饯,早时候回府瞧见铺子里做了新鲜品种,殿下若喝了姜汤,臣便分给殿下些尝尝。”

洛久瑶犹豫了一下,终是妥协了。

放下瓷碗,蜜饯已放在手旁。

洛久瑶匆忙咬了一个。

甜味在口中化开,压下姜汤的辛辣味道。

见她喝下,沈林此行的目的达到,起身告辞。

“沈林。”

洛久瑶却咬着蜜饯,开口唤他。

她朝他眨巴眨巴眼,问:“沈林,你困吗?”

沈林顿了顿动作。

见他停步,洛久瑶弯着眼睛:“你若不困便再坐一会儿,陪我说说话吧?”

沈林折返,重新坐下。

洛久瑶正了正身形:“我想知道大人交给大理寺的,是件什么东西?”

沈林沉吟片刻,道:“是半枚签纸。”

洛久瑶皱眉。

沈林又道:“今早臣途径南蓉园,拾到了半枚染血的签纸。”

出宫的路走不到南蓉园去,洛久瑶知道,沈林如此说,大概是专程去了南蓉园一趟的。

她道:“大人是怀疑,凶手在南蓉园就已经对贺小姐下手了?”

沈林点头:“是臣前往南蓉园后在贺小姐所居过的屋内室拾到的,观音灵签第二签,苏秦不第。”

洛久瑶垂了垂眼睫:“不是个吉利的签文,是何时求得?”

“签纸只剩一半,求签的年月撕去了,其上有血,沾了女子所用的脂粉。”

沈林摇摇头,道,“大理寺审过贺府的下人,那脂粉不是贺小姐会用的,却是贺尚书的妾室钱氏常常放在荷包里的一种。”

“刚巧的是,昨日深夜贺宅尚未封锁时,钱氏携其子连夜逃离了燕京,至今仍下落不明。”

洛久瑶眼睫微敛。

钱氏昨日并未入宫,即便签纸是她的,仅凭这半张纸,嫌疑也不会落到她头上。

她为何要逃呢?

见洛久瑶沉默良久,沈林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那枚签纸我已交给大理寺的人去查,殿下无需思虑过多,安心等着消息就是。”

洛久瑶却停不下思绪。

“昨日你言及贺家蹊跷,此案你定要一起去查的对不对?”

她替沈林添了杯水,“大人既要带我看些感兴趣的东西,明日也带上我一起吧?”

--

沈林回到寝居时,夜已有些深了。

他在洛久瑶的房中又坐了一会儿,听她言及怀明湖畔贺令薇曾说的话,心中思虑更深了几分。

推开门,房中已有人在等候。

姜云清坐在软榻上,神色严肃:“你总算回来了,坐?”

沈林哪里敢坐,心知母亲如此模样是山雨欲来的前兆,于是乖巧唤:“阿娘。”

见他乖乖立在旁侧,姜云清瞥他一眼:“如今阿煜睡了,你这儿没旁人,有什么话尽可放心同我说。”

沈林沉默一瞬,只是道:“娘……天色这样晚了,有什么知心话我们明日再说?”

“你真当你娘老了糊涂了是不是?”

姜云清一挑眉毛,手捏着茶盏在案上磕了磕,“证人?那是宫里的姑娘吧?宫里的人你都敢带回府中,沈林,你真是——胆大包天啊。”

作者有话要说:引用注释: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最新小说: 地球人但小狗饭制作大师[兽世] 绣桃 将军夫人重生后 年代文作精竟是我自己 今天中也生气了吗 金雀钗 [红楼]我成了宝玉的哥哥 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当龙傲天遇上圣母玛丽苏 心跳乐土[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