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旧事(1 / 1)

“你整天跟在皇帝身边,就没听到什么消息?”魏嘉宜瞥了他一眼,问道。

嗯?

林湛若有所思,想了想近日宫中发生的事,他了然道,“你是说……吴贵妃还是静昭公主?”

“我今儿在姐姐家蹭吃蹭喝,下人忽然来通报,说静昭公主有喜了,”顿了顿,补充道,“刚好一个月。”

哪儿就那么巧,刚刚好一个月?

明摆着掐时间诊脉呢。

林湛轻笑道,“你都知道了,还问我?”

“你消息这么灵通的?后宫的事也知道?”魏嘉宜有些惊异。

她刚才也就随口一问,没想到林湛还真知道。

他明确的点出了吴贵妃和静昭公主,显然其中内情,他全都知道。

这种丑闻,被他给知道了,皇帝难道一点都不觉得膈应?

“我是自己猜出来的。”林湛喝了口茶,“我毕竟随侍陛下左右,陛下每天见了什么人,什么时候心情不好,是因为什么,我都能知道。那些贴身伺候陛下的近侍,也不吝啬给我传递一些消息。”

宫中内侍那么多,这些消息哪里是瞒得住的?

但凡有些权势的人家,总会在宫里布置一些暗线,内外消息互通有无,提前获知一些消息,有利于他们与皇帝的‘沟通’。

别说林湛了,就说内阁那几位阁老,也同样是知道的。

尤其是兼任殿阁大学士的张太傅,他家还被牵连了进去呢,哪儿能不知道?

张阁老的嫡幼孙女已经十六,本就是该出阁的年纪了,如今又出了这种事,虽错不在张小姐,奈何事涉公主,那些有意提亲的人,自然也会观望一二。

不过陛下有心补偿,加上张家女确实品行出众,教养也好。

巧的是淑慎长公主家的嫡幼子杨锦鹤正好与张小姐年岁相当,今年十七,只比张小姐大一岁。

等过了这阵子风头,陛下就会为二人赐婚。

上头有权势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那些权势不上不下的,都只是一知半解,全靠猜测,因此都在观望。

这也导致张太傅对他们的印象很差。

他孙女儿哪儿哪儿都好,轮得到你们挑?

可别想了,长公主家已经定走了。

俞家?哼,那是他家没福气。

至于俞标,确实可惜了。

不过这世上好男儿又不是只有这一个,张太傅也不至于因为孙女儿错过了俞标,就觉得他孙女错过了一个亿。

没了这个,还有下个。

论起来,杨锦鹤的家世比俞家可强多了。

就是才能上逊色一些,没听说这位杨家小公子有什么才华,不过也没听说他有什么顽劣的事迹。

总结,是个很低调的世家公子。

林湛现任的官职是内阁侍读,隶属于内阁,与内阁的诸位老大人都是熟悉的,他为人处事本就八面玲珑,虽然官位远远低于几位老大人,但凭着自己的本事,还是与各位大人相处得极好。

说不上相交莫逆,但随着时日长久,也算有了些情分。

再多的,林湛也不奢求,毕竟感情太好了,也有结党之嫌。

拿捏好分寸,还是很重要的。

魏嘉宜也是没想到,从姐姐家回来,还能从林湛这里吃到后续的瓜。

她之前还有些同情被牵扯进去的张小姐,如今再看……说不定张小姐是因祸得福呢。

毕竟若是定了亲,那公主再横插一杠,张小姐就是实打实的丢脸了。

公主失了身,哪怕是她自己下作,可失贞是事实,俞家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张家这边肯定是要退婚的,这退婚……就是纯纯打脸。

毕竟,不退婚也不好处理,张小姐和公主,到底谁做妾呢?

要说做妾,明明是张小姐先定亲,明媒正娶的那种,公主是自己下作。

可要让公主做妾,谁有这么大的脸啊?

即便皇帝在不喜欢这位公主,同意让她做妾,张小姐又压得住吗?

横竖都是个大麻烦。

好在,张小姐好俞公子的婚事只是口头上的,还未正式下定,这也留了太多的余地。

甚至都不算退婚,皇帝有心补偿,淑慎长公主也是出了名的好婆婆。

要知道,淑长慎公主有三个儿子,上头两个儿子都已经成亲娶妻,膝下这两个儿子与妻子的关系都很和睦,淑慎长公主也没有赐儿子女人,给媳妇添堵,只要儿子和媳妇感情好,淑慎长公主从来不干预儿子儿媳之间的事。

当然,如果儿子与儿媳感情不好了,要纳妾,淑慎长公主也不会阻拦。

淑慎长公主自来就认为,感情是相互的,如果你留不下丈夫的心,也怨不得他找旁人。

对待驸马,淑慎长公主也是这样。

不过正因为淑慎长公主的品行,驸马反倒更中意淑慎长公主,至今都没有纳妾。

儿子们也是有样学样。

纵观整个京城,像淑慎长公主府这样家庭和睦的门第,那可是少得很。

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将女儿嫁到长公主府,可长公主府挑儿媳也是挑剔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入眼。

张小姐这个,原本也是长公主看好的人。

只是张家之前觉得家里已经风头太盛,不想与门第太高,过于有权有势的门第结亲。

于是才选定了俞家。

哪里知道,会出这种事?

错有错着,总归张家小姐还是会嫁到长公主府。

长公主倒是没有因为张家之前拒婚就心存芥蒂,甚至觉得捡了大便宜。

张家女儿们不多,有一个算一个,那都是教养顶顶好的姑娘。

要说最出众的,还是要数昔年嫁到了荣国府的那位张静仪,张小姐。

长一辈的,就只有张静仪这一个姑娘。

不说千娇百宠,但也是金尊玉贵养大的,哪怕是书香门第出身,可也丝毫不逊色那些勋贵家里的贵族小姐。

这也是当年太上皇被荣国公贾代善求到跟前,横插一杠赐婚,才导致张小姐嫁到了荣府。

不然,凭当时张小姐的家世,皇子妃也是做得的。

记得当年与张小姐年岁相当的,就是当年太上皇贤妃所出的七皇子,祁郡王。

这位皇子比张静仪年长一岁,他母亲当时还只是个贵嫔,贤妃是后来病逝追封的。

这位贵嫔封号敬,敬贵嫔是太上皇潜邸时的旧人,初入府时只是个庶妃,入府四五年都没有诞下一儿半女,这也导致皇帝登基后,她的位份极低,只是个正五品的贵人。太上皇登基五六年她才有了孕信,因是潜邸旧人,一朝有孕就晋了嫔位,赐了封号敬,同年生下七皇子,就晋位敬贵嫔,直到死都只是敬贵嫔,倒是死后被追封了贤妃。

由此可见,敬贵嫔其实并不算受宠,恩宠平淡,完全是好运才生下了皇子。

当时祁郡王想娶张小姐,多半也是有意拉拢张家支持他。

太上皇这人,说有情却无情,昔年英王妃为了救太上皇而死,导致太上皇将英王妃视作白月光。

后来登基,更是将唯一的嫡子封为太子,后位空置了三十余年。

直到太子逼宫,他才死心,退位前册立皇贵妃徐氏为继后,让新帝继位名正言顺。

不过,当时太上皇是自觉身体不好,活不了多久了,才退位养身。

哪知道退婚之后,身体越来越好,便又开始想掌权。

而新帝已经登基,又哪里甘心将到手的权利还回去?

如此一来,太上皇和皇上之间就产生了矛盾,导致皇帝登基多年,一直被太上皇使绊子。

不过随着时间过去,皇帝手里的筹码也越来越多,太上皇背后那些算计,也渐渐不能再影响到皇帝的权利。

但太上皇显然还未死心,仍在背后折腾来折腾去。

只看什么时候将皇帝最后的耐心都折腾没了,到那时候……

林湛显然也想起了张氏,叹了口气道,“张家长一辈的那位张小姐,我时常听嫂嫂提起,听嫂嫂说,当初她还未出阁的时候,便很喜欢这个嫂嫂,若是她还在的话,贾家肯定不是这个样子。”

张氏是个有能力又果断的女子,否则当初也管不住好色的贾赦。

只可惜红颜薄命,早早染病离世。

贾史氏对这个儿媳很不喜欢,因为张氏刚过门,当时府里的老太君,也就是贾赦的祖母,就勒令贾史氏将管家权交给张氏。

这无异于动了贾史氏的蛋糕。

后来老太君病逝,隔年张氏膝下的嫡长子贾瑚便染了风寒夭折了,张氏自然是伤心的,养了两年才怀上了贾琏,生贾琏时却大出血,险些血崩,之后就一直缠绵病榻,管家权也被婆母贾史氏移交给了弟妹王氏手里。

不出两年,张静仪就病逝了,只留下年刚三岁的幼儿。

没了张氏管束,贾赦就更不着调了。

贾史氏在张氏尸骨未寒的时候,给贾赦娶了一房继妻,也就是现在的邢氏。

小门小户出身,眼皮子很浅,贾史氏同样不喜欢这个儿媳,因邢氏管不好家,于是管家权最终落到了二房太太王氏的手里,直到贾珠娶妻,王氏有意叫李氏掌家,奈何贾珠一病而亡,李氏突然就成了寡妇,王氏便挑了自己的侄女王熙凤,与长房贾琏亲上做亲,结成良缘。

哄着王熙凤亲近她,因此王熙凤虽然说是荣府的管家奶奶,实际上代表着管家权的对牌,仍然在王夫人手里,若非林湛使了手段,将二房一家全都弄走,王熙凤怕是到死都不能真正得到荣府的管家之权。

作者有话要说:林湛:那位一直活在我嫂嫂记忆中的张小姐,真是个奇女子啊。

魏嘉宜:可怜张小姐嫁给了贾赦这个浑人,太上皇真不是个东西。

最新小说: 爱瘾 给蝙蝠一点海贼震撼 海姆达尔计划[悬疑] [原神]和林尼扮演假情侣后 她娶了罪臣之子[GB] 断空刀 永生游戏[无限] 穿到真千金被拐卖时[七零] 嘿!吃小蛋糕吗! 初恋是性转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