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桓烈(1 / 1)

桓烈心机手段皆是过人,在河东内部拥趸甚多,他又身为李熙女婿,实为半子。

时下节度使之职虽受皇帝令,但朝廷对这些地方的统辖早已名存实亡,节度使辖一方军政要权,实际已是土皇帝,节度使之职也是父子传续,朝廷只能在明面上颁旨,实际并不能干预。

李熙有一子李茂,才德平庸,心胸狭隘,难以委之重任,侄子李彪骁勇善战,野心勃勃。

李熙扶植桓烈便是想要压制李彪,本是想鹬蚌相争为自己儿子得利。

谁知他不慎受伤病重之际,李茂与李彪外通北戎,令桓烈出兵抵御,私下却将桓烈军事布防泄露给北戎,欲使桓烈死于北戎之手。

桓烈假作上当,以空城诱敌,击杀北戎敌兵无数。

河东这边却被桓烈蒙蔽,以为桓烈身死。李彪先下手为强,兵谏李熙于太原,杀李茂后,桓烈却突然带兵出现在太原城,以一箭射杀李彪,迅速平定了太原之乱。

李熙一夕之间失了独子与侄子,捶床大哭却是无奈,河东局势并不稳,若是不能迅速定下接任之人,朝廷与其他藩镇必趁此机会侵蚀河东。

他如何还有选择?他的儿子侄子里通外狄,陷黎庶于危难,若非桓烈机警用假的布防图使北戎用错了兵,恐怕北地诸城皆会为北戎所破。

届时以北戎人的凶残暴虐,必是城破人亡,一片焦土。

桓烈此战既占有大义,赢得了北地诸城百姓衷心爱戴,又铲除了对手,此时他并无名正言顺的继承者,唯有桓烈!

桓烈是他的半子,也的确为他所看重,但他如何不知李茂与李彪的身死与桓烈脱不开关系?

几乎不用想,李熙也知道,李茂李彪两人所作所为定是早为桓烈知晓,甚至这就是他布下的局,他一步一步推波助澜,又做足姿态令两人不防,最后占着声名大义,将李茂与李彪逼至身死。

他手上却没有沾到李茂的血,并未辜负他的知遇之恩栽培之情,毕竟先动手的是李茂,勾结北戎的也是李茂,杀李茂的是堂兄弟李彪,李茂死了,也是咎由自取,与人无尤!

桓烈彼时在河东内部声望日隆,隐有取代他之势,谁叫自己儿子与侄子皆不争气,被人一下饵,就上了钩,如何能斗得过桓烈。

他心中无奈,却仍旧心有不忿。

心腹却劝他,桓将军野心勃勃,布局日久,视节度使为囊中之物,为着整个河东大局,如今也不得不依他。

再者说,便是不看桓将军,尚有大公子,大公子龙凤之姿,其文韬武略不在其父之下,有这父子二人,他日这天下如何,尚未可知。

心腹所言大公子,乃是桓烈与李氏所诞嫡长子,便是如今魏国公大公子桓殷。

桓殷此人,颇肖其父,传闻他生就大力,骁勇非常。十岁时便已随父入军中操训,十二三岁随父亲外祖出征,十五岁便作了先锋,十六岁时以奇兵在灵州城下大败敌军,解父亲桓烈之困,一时声名大噪。

其用兵之诡谲不下于其父。

李熙十分钟爱这个外孙,闻听心腹所言,沉默良久,与桓烈深夜密谈一番。第二日便将河东帐下诸将召来,宣布自此桓烈便是河东节度使,并由李熙亲自执笔上表朝廷以正桓烈身份。

李熙不久后便病逝,临终之前,桓烈当着众人与李熙言:“泰山于烈微时有知遇之恩,烈若无泰山栽培,何以有今日?泰山爱重,将爱女下嫁,及至河东大业亦托付于烈,如此信任恩重,烈铭感于心,绝不敢负!

大郎为我嫡长,夙彰奇表,天纵神武,为我所钟爱,烈之所有,今后必由大郎承继!”

李熙得了桓烈的保证,含笑撒手人寰,自此河东便由桓烈所掌。

桓烈非是李姓,虽得了李熙的正名,但李氏族人自有不满之处,李茂与李彪的余党亦是蠢蠢欲动。

桓烈如今在众人面前定了桓殷的继承身份,自是大大利于军心稳定,桓烈并非善男信女,他一壁在李茂与李彪余党中挑了一个最硬的,以果断酷烈的手段杀鸡儆猴,震慑住那些彪悍的将领。

一壁却怀柔,对其他人多有恩赏宽容,两厢手段下,迅速收拢了河东人心,桓烈自此便稳据河东,再无后顾之忧。

如此,便也能明白,桓烈当初为何将妾室送返回乡,将庶子过继二房,他当初娶李氏之女本是李熙提拔,自然是不想因着一个妾室离间了夫妻的情分。

只是不知为何会如此决绝将庶子过继出去,时下庶子身份本就低,桓殷便是寻常嫡长子,这个庶子也无任何能撼动他地位之处,更何况,桓殷这个嫡长子身份不同寻常。

杨盈与她一般作想,还未催问,阿好又急道:“三娘子,我还听说,这个小郎君身子不好……”

“果然如此。”杨盈道。

林致也不意外,她心中早有猜想,此刻听阿好说来,倒是放下了心,她淡淡问道,“怎么个不好法?”

阿好耷拉了脸,凑到两人面前小声道:“说是从小身子就弱,病歪歪地拖到了现在,魏国公老夫人想了无数法子,洛阳城里的大夫都瞧了个遍也不见起色,这两年还越发沉重了起来,近来说是……”

阿好有些不忿,咬牙道:“说是已经快不行了,魏国公老夫人求遍了洛阳大大小小的寺庙,只天元寺的高僧看过小郎君的生辰八字后,批了个二十岁身陨的命盘。

魏国公老夫人哪里肯信,哭得死去活来,后来高僧给了一个解签,言道小郎君命中尚有一线生机,若能找到解命之人,便可化凶为吉,自此命途坦荡,再不受沉疴困扰。”

天元寺高僧之意,便是要找一个冲喜之人了。

林致虽然事前想到了这个小郎君恐有不妥,却仍旧未料到竟已病入沉疴,怪不得今日邀了这般多的小娘子,原来不仅是要定一嫡女,还需得八字合上那小郎君的。

林致与杨盈俱都沉默下来,片刻后,杨盈道:“虽说是天元寺高僧所言,但冲喜之事颇有些虚无缥缈,致娘,你我该如何?”

林致道:“如此也好,你我倒无需杞人忧天,总归是要八字相合的,哪里就这般巧了?”

阿好在旁边急道:“三娘子,你怎地吧担心,万一……”

林致一笑,甚至从容道:“若真是挑中了我,也没什么不好的。”

林致抿唇,若是真能嫁进魏国公府,她便好好照顾夫君,若能恢复自是皆大欢喜,若是真的不好了,她为他守寡便是。

想来魏国公府急着为这个小郎君娶妻也有这层意思,定要让未亡人为他守寡一生的。

林致却不怕,她为小郎君守寡,魏国公府自然也不会亏待了她,她亦能借着魏国公府的声势庇护母亲和阿弟。

可笑的是,她想起大伯母张氏给她寻的另两门亲事,这三桩亲事竟都是当夫君死了一般。

杨盈正要宽慰她,却有魏国公府的女使过来请二人过去,原是朝慧公主发话,要与众人一同赏花。

原本魏国公府将林致这些小官家眷安排在此处,自然因她们身份太低,不宜与朝慧公主等贵女共处,赏花自然也是先请朝慧公主等贵女先行。

此等布置自是极妥帖的,林致等被家中嘱咐过,自然知道需待那些贵女赏完后,才会安排她们过去,因此众人都在轩阁中或是对弈,或是谈论诗书,还有作画论道的,各自消遣。

没想到公主发话,要与众人同乐。

轩阁中不断传来,“公主宽厚,体恤下臣”的赞誉,林致与杨盈也不敢怠慢,忙起身随轩阁中的小娘子们一同去园子里赏花。

魏国公府果不负盛名,占地广阔,营建得极是精心,这花园有溪流淙淙,峦石叠嶂,碧草茵茵间,花团锦簇。

众人行至园中,一群贵女已经在那处赏花。

自是以朝慧公主为首,林致这一行人皆是四品以下官眷,素日哪里有机会见这些皇亲国戚,高门世阀,便恭恭敬敬给朝慧公主行礼问安。

林致跟在众人身后,神色恭谨,目不斜视,一板一眼地行礼,不出挑也未出错。

朝慧公主语音含笑,颇有天家公主的威仪,和声让众人免礼。

林致等自然不敢当真,规规矩矩行完礼这才立起了身。

“原是让你们过来一起赏花的,不必拘谨。”朝慧公主和声道。

林致这才随众人看向公主,今日她里着牡丹红长裙,外面秋香色半袖,挽着秘色披帛,梳高髻,一派皇家风仪。

朝慧公主大约刚及笄,生得自然是花容月貌,娇嫩明媚。林致方才听她话语,似乎是副和气的性子,但此刻看去,却觉她眉宇间仿佛有丝戾色,也不知这是否就是天家威仪。

林致在心中警醒自己,万不得行差踏错。

朝慧公主在,这些小官家的小娘子哪里敢自在行事,皆有些拘谨地站在那处,只待公主发号施令。

朝慧公主却似不觉,同身边的一个贵女亲昵道:“玥姐姐,这是你府里,还是遵你的安排罢。”

那个被公主称作“玥姐姐”的女子,约莫二十岁许,蛾眉高髻,姿容姝丽,面容端庄,眉目间颇有傲然之色。

最新小说: 清太子有额娘后 西山看我 好想见到你 农门女婿养家奋斗日常 在夏景清晰时刻 论乙游和规则怪谈的适配度 我和亡夫他哥 归来望思(双重生) 薄荷新绿 欢迎来到海贼规则怪谈世界